物联网发展必须适应社会老龄化

  【智慧城市】正当人们逐步适应互联网给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时,较之更为先进的的信息化技术成果:物联网,又悄然兴起。与它相伴的是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的严峻事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测2053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8%而且我国劳动力将从2015年开始下降,并且一直持续到2039年。
  
  所谓物联网就是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从美国可口可乐自动贩售机开始,已经发展到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目前物联网成为了一项朝阳产业,已经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智能门禁系统等成功范例。而且它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已经于今年二月出专门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其进行扶植。同时我们也英冷静物联网产业的基本情况:
  
  3月13日中央发改委官员如是总结:虽然我国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但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基础薄弱、网络信息安全存在潜在隐患等问题仍较突出,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就不能把握物联网发展的主动权。
  
  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提到社会老龄化对物联网发展的影响,因此笔者专门撰文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的现实,是物联网产业必须适应的社会环境。这里需要提别指出的是“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已经被写入2013年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报告中“逐步完善人口政策”这一部分,上升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政治。社会老龄化对于互联网的影响具体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目前,老年人群对于互联网的不适应是物联网发展的瓶颈。老年人普遍存在对互联网存在输入法、邮件认知等技能障碍,健康原因、经济负担等原因不能有效使用互联网。根据《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统计报告》显示据目前只有123万60岁以上的网民而且绝大多数是退休教师的老人可以有效使用互联网。在1.94亿的庞大老人群体内称得上是凤毛麟角。物联网恰恰以互联网为基础,这使得物联网发展遇见了人群推广的瓶颈。而且互联网本身存在的信息安全瑕疵,也挫伤了老年人群对互联网使用的信心!
  
  第二、日趋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又给物联网发展提供了绝好机遇。由于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要求,大多数基础公共设施和建筑都是针对中青年群体。这给物联网发挥其资源整合优势,通过智能方式,弥补其不足,提供了广阔应用空间。社会社会化养老,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目前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000万人左右,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0万人。这产生了使用物联网向老人提供看护、医疗保健、休闲、出行辅助交流等巨大市场需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完善,采用居家式养老的老年人也会产生更大的市场空间。
  
  第三、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劳动力将于2015年起出现下降趋势,而且要持续25年,很多老年人不得不推迟退休时间,也是必然。物联网若是能在强化安全性和便捷性,实现操作方式“傻瓜化”,则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体力下降、智能减退的缺陷,甚至能对其知识更新帮上一臂之力,使其更胜任工作。这也是物联网大有前景的一个发展领域。
  
  有道是: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物联网那必须适应老龄化社会,这个环境对其影响,才能真正做大做强!那么该具体采用给力措施,适应呢?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千方百计地开发适于老年使用互联网的软件和硬件,提高互联网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第二、瞄准社会化养老开发一系列物联网产品,第三、给现有的物联网产品留下充分的升级空间,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各种变革。戴渝龙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