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y-Ann Schreurs:国际智慧型低碳城的发展路线图(视频)

  【智慧城市网】2013年6月17日,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生态城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方向,按照“国际视野,本土特色”、“高端规格,大众参与”的思路,通过“低碳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的主题,立足深圳国际低碳城,努力将绿色低碳打造成为深圳新时期的靓丽名片。此次论坛将通过第四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论坛、光明论坛、低碳城规划论坛、碳交易论坛、低碳产业论坛等五个分论坛,以及深圳绿色低碳实践成就展、低碳技术和产品交易展等活动,使本届论坛成为国际低碳发展思想、论点、经验和技术交流合作的盛会。当今世界,绿色低碳已成为时代潮流,全球各地都在谋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大潮流之下,“绿色低碳”正准备出发!
 

荷兰埃因霍温市副市长Mary-Ann Schreurs演讲视频 

  《物联网·智慧城市》传媒旗下网站——智慧城市网www.smarterchina.cn)作为论坛主办方指定媒体,对本次总结会进行了全程的网络直播。在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之第四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大会上,荷兰埃因霍温市副市长Mary-Ann Schreurs发表演讲,以下为速记内容。

 

荷兰埃因霍温市副市长Mary-Ann Schreurs

  Mary-Ann Schreurs: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过,我是从荷兰来的一个代表。在2012年,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个非常高的荣誉,我所在的埃因霍温市在智能城市方面做出了我们的实践,我也非常荣幸应主办方和组委会的邀请来到深圳,跟大家分享在低碳方面的成绩。
  
  我们知道,深圳是全球的经济引擎之一,同时你们也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全球的智能地区。我想只要假以时日,并且付出你们的智慧,一定能够梦想成真的。对于我来说,坪地目前是要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国际的智慧城,这也创造了未来的新的经济形势。我们需要两方面的投入。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文化之中,是有阴和阳两种力量的,我们知道阴和阳的交汇是完美的结合。
  
  下面我想跟大家继续来解释一下。刚才清华大学的何教授已经跟我们分享了生态文明和低碳城市建设的见解和洞察力。对于我们来讲,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了人类生活方式可持续影响的方面。我们知道所有的这些投入,不仅是信息的改变,更多的是在医疗保健、教育等等方面,减少我们的流动性,减低对城市的污染。所有的这些花蒂对人类和我们的城市来讲都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元素,没有了这些元素,我们的城市就不可能运作。因此,对城市发展来讲,我们必须有全球性的观念,不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我们来说,所有的这些元素都是相辅相成的。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的科技,所有的城市的发展都是基于我们当代经济的发展。如果要在全球实践,我们必须要在城镇中进行我们的城市质量的提高,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目标。对于深圳市来讲,或者是对于我所居住的城市,荷兰的埃因霍温市来讲,我们都酝酿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荷兰埃因霍温市副市长Mary-Ann Schreurs

  城市是由我们的科技来进行驱动的,对于我们来讲,我们过去就做到了,将来也会持续来做。我们希望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不仅仅是城市一个政府层面的驱动,我们也不希望只是从经济集群的方面来做,我们希望它是从一个正确的方式来进行发展的。我们必须从一个城市的生活来进行运作,我们的生活是有血有肉的,我们希望一个城市的运作,是可以让我们的居民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达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目标。这种城镇的居民是十分幸福的,是非常开心的。而这种幸福和开心反过来又促使了我们城市的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我来说,此次到深圳意义可谓是非凡,深圳作为一个新的城市,你们能够从非常好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腾飞。当然可能有的人会问我,有哪些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或者是要考虑。对于我来说,你们是需要一个非常好的研发的平台,这种研发的平台没有科技的协助,没有高校或者说研究机构,一切都是空谈。
  
  在埃因霍温市我们进行了一个工业园区的规划,负责开发的公司治理于对这个园区进行开发,它可以让它跟其它的公司以及政府部门携手合作。我们都需要通过与政府或者说与合作伙伴之间进行相互的合作。创新不能够局限于物理的边界,全球都应该进行紧密的联系。面对全球的挑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不可能单方面进行的。
  
  如果你们已经开展了一个非常好的高科技的平台,就要把整个城市打造成市民生活的一个区间。明天会有来自荷兰非常出名的飞利浦公司跟大家分享他们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案例。如果我们看一下照明,你可能会想到,这是电灯,那么电灯是不是只是灯泡呢?对于我们埃因霍温,我们觉得电灯不仅仅是电灯,我们有大学、研究机构对照明进行研究,在我们的公共区间有非常多的照明,我们有非常多的智能交通,有非常多的污染的控制,照明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光亮,它带来了非常多话题和机会,也就是说照明给我们带来了公共空间的光明,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进行公众之间的沟通。
  
  这里是两幅非常美丽的深圳的图片,这个是刚才我所提到的荷兰最智慧的区域,刚才那张是飞利浦公司,这张是我们的智能道路的控制。我们先看一下,何谓智能道路。首先我们需要有能源进行支持,我们有照明系统的交通信号灯,它是被集成到这条路上的。我们的道路建设是非常智能的,这里并不是一个非常高不可攀的技术,大家可以仔细地研究一下这幅图片,我们在设计这个智能道路的时候,我们是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这条道路的使用,道路不仅仅是道路,我们是在与使用道路的人进行沟通。同样也可以使得人能够感受他们驾驶道路交通系统的大环境。所以你可以看到,由智能道路我们可以延伸出非常多的话题,这只是一个小的例子。我们仅仅从照明就可以延伸出非常多的机会,有非常多的区域可以进行挖掘。我们的照明不仅仅照亮我们的区域,它是可以驱动我们交通智能发展的,可以让我们创造更多沟通的空间。同时,可以使得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更加智能化,他们非常愿意接受这些智能性的沟通。这是我们在荷兰,或者说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对于智能交通,或者说智能道路所规划的一幅路线图。这个路线图实际上是把整个城市作为我们所有市民生活的一个区间来看待的。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确保我们的做法是行得通的。同样,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一件事情,我们到2030年将会有一个一体化的网络。我们知道,所有的这些事情不可能自己来发展,我们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才可以。换言之,我们必须一步一步来走,你第一步走好了,才能跨出第二步,要循序渐进,绝对不可以急于求成。我们希望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也可以供深圳借鉴和参考。
  
  就这个话题我再延伸一下。刚才我已经提到了荷兰的一些做法,刚才我们提到,一方面是进行借鉴,另外一方面,就是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中结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一种适应,或者说这种改造。之后我们会有同事跟大家解释如何通过我们的信息、通信技术带来更好的流通性的问题。飞利浦公司在这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我举一个例子,这是在2015年或者是不久的将来会变成现实的,这是一个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它也可以在智能城市上大显身手。
  
  下面我就把我的时间交给我的同事,在交给他之前,我想跟大家再分享两点:第一,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可以令我们有着令人惊喜的创新,这种奇异的新世界语我们之前所居住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换言之,我们目前很难想象我们过去的生活状况。因此,在我们的行进过程中我们要非常小心,一步一步的做,每次只做一小步,不要急功近利,或者是一蹴而就。还有一点,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起来,以一种更加合作的方式来处理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还有我之前讲到过,我们在北京的展示,以及上海的一些展示,一直在强调的是,最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是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设计师、城市的艺术家,他们带来的创意。更好的生活意味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有共同的诉求和目标,目标的实现在各位的肩上,我们非常荣幸,也非常骄傲能够成为你们的合作伙伴,也同你们一起在我们的城市和你们的城市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城市和未来。
  
  主持人:谢谢Mary-AnnSchreurs女士。今天上午的最后一位嘉宾是来自于瑞典的经济发展与创新厅厅长LennartSvensson先生。
  
  Mary-AnnSchreurs:因为我之前提到还有第二部分的讲座,请我的同事来做一个展示的,所以我们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讲讲关于碳的减排问题。
  
  Mary-AnnSchreurs同事:谢谢各位,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来到这里,参加这个论坛,也感谢主办方的精心组织,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讲的是我们的一个路线图,关于我们的低碳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展示。因此我很高兴,也很骄傲在这里分享这方面的体验。我来到深圳,看到深圳有同样的想法跟诉求,我也非常高兴。我记得在1998年的时候,飞利浦公司当时的竞争力非常强,在那个时候我们就认为高科技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一种很吸引人的技术,来让我们吸引到来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最有才智的人到我们的城市帮助我们发展。因为人是我们对于竞争,尤其是未来和全球竞争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就开始建立这种低碳高科技园区。通过这些年的建设,我们有一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自己和我的公司,我们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以及工程方面提供服务的一家公司,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城市的建设从其设计之初就有持续性,有意义。
  
  首先我们来讲一讲,我们在这个城市中的高科技区。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高科技区呢?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怎么样提高生活品质呢?首先,我们需要最前沿的低碳技术。第二,我们需要关键而富有活力的经济生态,不仅仅是单独的,分而治之的建筑,就像我们之前的讲者提到的一样,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社区,一个可以沟通和交流的地方,而且我们现在做得也比较成功。而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就是要刺激个人的潜能,他们需要彼此的沟通、分享理念,创造出火花,这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但怎么实现呢?你真正要做的就是一种知识的结合和领域的结合,这也是我今天最想强调的一点,你必须要实现一种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元素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的方式非常的巧妙,它需要一个智能的战略,需要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
  
  怎么样做到呢?途径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从终端用户开始。我们还是说飞利浦公司,它是一个创新者,也有很多公司开始采取了类似的方式,深圳也是以高科技著名的产业,比如说华为,它是非常有名的,你们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可以交流的。我们需要一种战略,需要实现一种整合,我们要在发展的策略和组织方面做好工作。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的高科技园区的俯瞰图,它有100公顷,位于我们城市的中心地带。这是一个模板的城市。它结合了在经济的可操作性、社会功能、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诉求为一体。因此,它的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管理能力包括对于环境的管理,对于社会的管理,他们也需要来自社会、政府的支持。这是一种模板,也许深圳也可以学习,但是我们相信需要根据本地的情况进行调整。
  
  为什么这样的做法是不容易的呢?首先它要实现协同发展,包括人、地球和利益的共同发展。比如说我们在建筑和发展这个基础设施的时候,都要考虑到个人的需求和各方面的需求。我们要保证我们建立的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而且可以长期的生活在这里。在当今的世界吸引到人才已经不是难事,但怎么样留住他们,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觉得在低碳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叫做BREEAM的发展模式,你需要发展他的城区,这个城区的发展,我们目前做得很成功,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当地的能源、原材料,还有这个空间的发展,还有夯实当地人的幸福主诉。另外,我们面对的是气候的全球挑战,因此气候应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或者是原则,我们把它叫做Trias。当我们在减少碳排放的时候,有几个因素要结合起来,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上是我的总体介绍。下面我会介绍一下我们在设计原则方面的细节。
  
  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考虑景观,我们看到有5种景观,比如说有水、湿地,我们把这些景观的特点都要考虑进来作为我们设计的一个出发点,我们要充分利用景观原有的特点和特性。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建筑的时候,我们建立一些小小的村落,小小的城区,让这个小城区能够生活得比较的愉快,而不是仅仅把一些建筑建到路旁边就算完事,这才是我们在园区设计中的核心,就是制造出一种园区或者小村落的概念。其实每一栋建筑它都有自己的个体系,但是它没有自己的厕所,也没有自己的一些其它的设施。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我们把这些公共设施放在这个小园区,或者这个叫小村落的公用区那里,我们就让他们到那个小村落的公共区去上厕所,或者去吃饭,给他们一个交流的场所,他们在那里可以碰面,可能就会成为朋友,思想上撞击出一些火花。
  
  另外还有交通和停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大家使用自行车,当然我们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停车场,所以我们会在园区相对远的地方有一个停车场,他们在那里停车下来,然后乘自行车到园区上班,所以他们在这里上班不会受到停车或者是受到交通阻塞的困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图也是我们的设计原则的讲解。
  
  这是我们现在的效果图,应该说是一个已经建成的建筑的图。我们在本地的景观基础上来建筑了这栋建筑,大家通过步行的方式进入到自己的办公楼和办公建,房间非常整洁明亮,采光非常好,而且它能够容纳高规格的会议的需求。
  
  这是我们过去50年代、60年代遗留下来的一些老建筑,我们还是要充分利用这些老建筑,不能把它一拆了之,所以我们把它进行了改造,改造之后变成新的实验室,或者是新的办公室,这也是飞利浦的一个设计,你可以看到我们的内部设计,它的这种采光,还有它的通风都是一种智能化的设计。
  
  这是我们的停车场,它是由石头做的,我们用的石材是从当地采集的,因此,同本地的景观和资源都有一个很好的契合。我们采用了这样一种天然的色彩设计,然后体现出我们一种绿色、环保的理念。
  
  这是我们的灌溉系统,这个灌溉系统也是我们园区所使用的,它也是一种智能化的灌溉系统,我们会收集雨水,把它经过初级的处理以后,然后通过水泵来应用于灌溉。这是我们这个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它这里有超市,也有会议室,人们会聚集在这里开会。
  
  这样的好处有什么呢?你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多的高科技的企业和产业,它能代表一种真正的智能的发展。现在不仅仅是飞利浦公司,我们经过这些年发展,有众多的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来到我们的园区,有一些是大家非常耳熟能详的企业,还有一些是新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业。这些不同的公司,他们自己的办公楼之间,有一些公用设施也是共用的,这也是环保的理念。这里看到的是入住的一些企业,他们都是比较高端的企业,我们已经走到了价值链的较短。
  
  这里大家看到的是全球的智能社会目前的现状。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在5年之后再回到深圳的时候,我相信深圳一定会出现在这个图表之上,成为世界上最智能化的社区之一。
  
  这是它的外观,在下班了以后,大家在河边聊聊天,分享一下一天的感受,他们进行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谈话。人和人一定要交流,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不仅仅通过社交媒体来交流,他们要在一起做运动,运动是一种凝结人与人之间非常重要的纽带,这是我们在高科技园区举行的比赛,每周都有这样的比赛。
  
  它带来什么样的优势呢?首先,有超过100家来自60个不同国家的企业,我们的园区被评为荷兰最为可持续的商业园区,荷兰近半的专利申请来自我们这个园区,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开放性创新的知识机构,已经被政府誉为全荷兰最为智慧的园区。
  
  我们讲的可持续性,它是一个高科技发展的可持续园区,我们每年减少了30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有一个非常高智能的冷热联供系统,它的投资回报期只有7年。对于我来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一个非常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而这个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在一年四季帮你进行管理。我们同时有一个化工和废弃物的中央物流系统,我们有一个1500平米的太阳能电池使用。
  
  刚才我们的副市长已经提到过,这是一个太阳能发电的电池,它是折叠的,柔性的太阳能储电膜。讲到我们的可持续性,我们还有一个智能的流动性计划,这个计划每年减少1600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我们的绿色、低碳的停车场可以停放7000辆汽车,有非常好的,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连接,在整个园区,我们鼓励大家步行,或者是自行车出行,我们不鼓励大家使用私家车,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慢行的交通系统,它的网络密集,可以让大家在举步之遥可以达到你要去到的地点。
  
  同时,我也想给深圳的同行提出一些建议,我们要对既有的建筑进行改造,而没有必要全部重新建设。刚才有非常多的演讲者提到了,我们很多的城市规划都是从既有的建筑或者是商业楼宇改造过来的。
  
  高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的生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最美好。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9246.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智慧城市
上一篇 2013 年 7 月 14 日
下一篇 2013 年 7 月 14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