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多用更惠民 智慧养老搭建青岛独特养老生态

一卡多用更惠民 智慧养老搭建青岛独特养老生态

湛山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用手持终端拍摄隐患点照片。

■数字

2014年以来,青岛每年引导社会投入约60亿元,重点推进70个左右的智慧青岛建设项目

2014年以来,已经推进了总投资179.7亿元的228个年度计划项目

目前,228个项目中有60%以上投入运营,预计到年底投入运营的项目可望达到80%

通过一张卡片,就可以实现社保服务的通用体验,如今的社保卡不仅可以代替现金刷卡消费,还同多家机构实现了系统联网和信息互换,完成了“多卡融合、一卡多用”的完美蜕变。智慧养老体系下,让每个老人享受到完善的配置资源,不仅“老有所养”,还可以感受到高质量的社区生活。智慧青岛建设以来,成效显著,青岛市各部门纷纷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力量,不断在便民惠民方面做出新举措。未来,更多计划中的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探索发展或即将实现。

■一张卡片

社保服务的通用体验

自2013年12月开始,青岛市坚持“新老并行、发用并举、稳步推进”的原则,用短短两年时间,面向全市机关、事业、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及村居等单位和机构的各类人群精准发放社保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发卡人群和区域全覆盖。

大数据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大特色。青岛市的社保卡应用服务以市级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为基础,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库,向上连接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向下覆盖全市131个区(市)经办机构、70多个街道(乡镇)、6000余个社区(村)、全市6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和3000多家药店,横向与市公安、民政、卫生计生、住房公积金、工商、质监、残联等20余个政府部门,以及17家金融机构实现了系统联网和信息交换。

“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只要拿着社保卡,出门忘记带现金的市民可以在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进行医保联网结算和医保个人账户金刷卡消费。当前,“社保卡诊间支付平台”已在青大附院、市立、妇儿、中心医院等14家医院成功上线,充分发挥了社保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介质”主导作用,为社保卡“多卡融合、一卡多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除此之外,移动客户端也加入智慧人社队伍。“智慧人社”手机APP服务平台是面向全市800万城乡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推出的一项“互联网+”便民惠民新举措。

■智慧民政

让每个人“老有所养”

“老人想进养老院,通过平台可以看到哪个养老机构有空床位、床位朝向以及护理情况如何;在家里的老人可以通过平台联系上门理发师等各种服务”,根据青岛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副主任喻恒市的介绍,本市民政局正在探索的智慧养老发展模式就是要依托这样的智慧养老平台,搭建青岛独特的养老生态。

近年来,青岛各区市、街道纷纷开始智慧养老方面的探索,今年1月23日,“网汇爱心 聚力助老”市北区网友e家2016第一季活动在海伦路街道哈尔滨路社区启幕。

市南区也在养老方面积极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通过智慧养老建设,市南区开发建设了“六送”爱心服务系统,利用已有的人口信息库,将区内享受“六送”服务的老人的居住位置,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准确的定位。此外,开发配送人员轨迹监控、配送人员实时位置定位、是否配送准确及配送时间监管等功能模块,这样每位老人都可以及时收到最新鲜的牛奶。

市南区民政局积极指导各街道推进基层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启智慧养老新生活。珠海路街道建设“智慧珠海”平台,通过“珠海”、“社情民意一点通”模块,即时了解社区居民情况,实现老年人需求即时传递,缩短了帮扶、救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去年九月,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园社区的老人们收到了一款“神器”——智能手环。这也是市南区打造出的智能手环智慧养老新模式。老人可以实现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儿女则可通过客户端软件进行轨迹查询、围栏告警等,实时掌握老人的状况。

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加丰富了。在八大关街道,开通了“八大关下微生活”微信、微博和民生QQ群三个新媒体服务平台,街道下辖的5个社区均开通了微博平台,各平台之间实时互动,紧紧围绕居民日常生活和老年人的需求,实现社区为老服务智能化升级。

■部门联合

低保审核大数据把关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各部门的配合联动,推进跨行业领域项目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青岛市一直研究组织多部门联合项目建设的推进机构,推进市民服务平台建设。“医保民政”一站式救助服务平台就是这样的一个成果。

2014年,市民政局联合人社、卫生部门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做起了一站式结合系统,通过“一站式医疗”内部办公系统。“所有低保和优抚对象,在医院看完病后,救助的金额在医院就直接结算了,不用拿着单子到处去跑了。而且基层管理部门的压力也在变小。”青岛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副主任喻恒说。

享受到了便利的青岛市民刘守先开心地告诉记者,“看病不用自己垫钱了”。之前,低保户或优抚对象生病后请求救助,需要拿着医疗单去街道申请,从街道受理、区市审核到最后街道把补助发到救助对象手中,这个过程短则20天,多则几个月。前期,低保对象还需要自己垫付现金,压力很大。

2014年“一站式医疗”平台上线运行,在医疗补助救助上发挥巨大作用,也让居民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便利。

另外,市民政局联合其他部门启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后,“开着宝马吃低保”的情况再也见不到了。“现在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各个部门的大数据,通过大数据为低保的审核审批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根据喻主任的介绍,现在申请低保,需要联合13个部门发放的22项数据信息,比如有没有车、社保交多少钱、公积金多少钱、有没有公司、有没有出租车运营资格证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比较准确反映出家庭经济状况,杜绝了骗保的现象。“不仅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老百姓的诚信意识也在提高”。

■成果初显

“智慧指数”进全国十强

“2014年以来,青岛市政府每年引导社会投入约60亿元,重点推进70个左右的智慧青岛建设项目,已经推进了总投资179.7亿元的228个年度计划项目,其中智慧城市运行与行业管理服务项目76个,智慧市民服务项目56个,智慧企业服务项目36个,智慧产业项目46个,智慧基础设施项目14个。”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228个项目中有60%以上投入运营,预计到年底投入运营的项目可望达到80%。

如今,智慧青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互联网+智慧城市”指数位列全国十强,本市成为国家“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中国百强智慧城市(第8名),多次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推进工作十佳城市、中国智慧城市应用创新奖、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建设优秀城市等多项大奖。

在2016年度工作计划中,青岛市将继续加强对计划中明确的总投资60.9亿元的102项重点项目的调度,积极协调项目进度与建设情况。在智慧青岛发展规划的大框架下,推动建立规划衔接、业务协同、两级联合共进的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2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