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意在稳增长更在调结构

  3年后的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望从2010年的不到4%,翻番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个比例有望进一步达到15%。
  
  仅仅从静态而言,这几个数字都显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是超常规的;如果考虑到GDP的动态增长,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量增长更为惊人。
  
  这不是大跃进。分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就不难理解中国经济及其决策者对这区区七大产业的期待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首先,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稳增长”的需要。
  
  欧债危机结局难测,美国QE3前途未卜。全球外围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再加上国内房地产调控确定不放松,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将持续承受下行压力。对于实体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还反映到资本市场上。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持续疲弱,投资者信心受挫。
  
  中国经济今后保持稳定增长的底牌何在?决策者作出的选择之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这一点,官方人士并不避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明确表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当前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据介绍,在很多地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速度比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很多。在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这些产业肯定对进一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会有好处。
  
  阿里巴巴和华视数字两家企业成为官方推出的典型代表。据介绍,阿里巴巴的B2C业务,去年规模6000亿,今年目标1万亿;华视数字以传感器和监视器为基础,发展物联网技术,去年销售收入50多亿,今年目标定在70亿。
  
  其次,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还是中国经济加快“调结构”的需要。
  
  实际上,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这也是其它经济体的共同抉择。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恰恰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此次空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危机,反映了全球在产业结构上需要优化升级的问题。
  
  面对危机,除了帮助传统产业渡过难关,比如基础设施、传统制造业等,同时更要着眼长远,为把握今后的竞争主动权,发展新的经济亮点,促进经济早日复苏。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远近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中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中国经济“调结构”,除了技术层面的升级换代,还从两大途径发力:一是引导和启动民间投资;二是打开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带动小微企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6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智慧城市
上一篇 2013 年 7 月 14 日
下一篇 2013 年 7 月 14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