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地区 项目主体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周期 资金保障 承担单位
内蒙古 乌海市 智慧乌海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数据交换服务系统、数据整合服务系统,采集各行业应用的业务数据;建立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时空信息承载服务系统、运维管理服务系统和门户系统,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可视化展现,并统一对外提供服务。
建设政府门户集群、统一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在线办事平台、虚拟社区互动平台
2013年—2015年 投资2000万,其中:
财政投入400万;银行贷款1600万。
负责单位:乌海市信息办
配合单位:乌海市公安局
智慧乌海数据中心建设 建成全市统一的数据云中心,包括地市及区县部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2013年—2015年年底 投资4000万,其中:
财政投入800万;银行贷款3200万。
负责单位:乌海市信息办
配合单位:乌海市公安局
智慧乌海综合数据库 对城市各类公共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建立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目录,通过建库工程实现既有公共基础数据的入库,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增量采集、更新、关联等操作,实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
建立人口、法人、建筑物、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及三维地理空间数据库、宏观经济和个人信用等综合数据库。
2013年—2015年 投资4000万,其中:
财政投入800万;银行贷款3200万。
负责单位:乌海市信息办
在建项目视频监控系统 对在建项目工程实现视频监控,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事故应急响应效率。 2013年—2015年年底 投资200万,其中:
财政投入100万;企业投资100万。
负责单位:乌海市住建委
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的电力,知道电力故障的确切位置,通过感应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通过电网迅速检测到发电量的需求变化,在用电需求较低时减少发电量,通过感知并管理老化设备的使用负荷,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通过更好地了解电力需求,使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最大化;建筑能耗评估监测,对本市内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效评估、监测预警等功能,并向区县管理部门提供用能状况监测分析;水处理、水资源管理系统,监控自备井取水、水厂进出水流量、明渠流量、地下水水位、水源地水质以及进行水资源远程售水管理等。 2013年-2015年年底 投资2500万,其中:
财政投入500万;银行贷款2000万。
责任单位:乌海市信息办
智慧社区(试点) 完善和推广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面向社区提供集政务、商务、物业和信息服务等一站式属地化便民服务;
在御园小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等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社区便民服务和老弱病残信息化监控服务系统,实现业主对社区信息的掌控,实现信息广泛、及时的主动推送,实现社区内老弱病残的信息化监护。
建设政务延伸体系,智能物业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生活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
2013年-2015年 投资规模200万元。其中:
财政投入8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120万元。
责任单位:企业
配合单位:乌海市信息办
智慧管网 建设乌海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对地下管线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应用,能够实现对各类管线的埋深、管径、材质等属性的查询、统计、三维分析等功能。并通过对各种管线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实现管线运行状况的在线数据采集监测、预警报警、应急抢修等功能,最终实现地下管网的智能化监测管理。
2013年-2015年 投资规模2000万元。其中:
财政投入400万元;银行贷款1600万元。
责任单位:乌海市规划城建档案馆
智能交通 建设乌海智能交通整体系统,包括智能信号灯、违章拍照等。
实现对重要路段、桥梁、区域及交通运输状况等的感知和监控,对交通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对公共交通安全智能调度和实时监控,对交通流量进行提前诱导,以取得交通便捷的社会效益和低成本出行的经济效益。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流量监测物联网络,交通管理,交通信息服务,电子不停车收费,道路紧急救援,公共车辆监控平台。
2013年-2014年年底 投资规模10000万元。其中:
采用BT模式
责任单位:乌海市公安局
数字城管系统 建设乌海数字城管系统,开拓城市管理方法。
综合运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以数字地图和单元格划分为基础,集成基础地理、地理编码、市政及社区服务部等多种数据资源。利用基础信息资源综合共享服务平台强大的数据抽取、清洗、存储、分析处理、共享交换和数据管理等功能。包括公共安全、应急调度、交通、城管、消防、卫生防疫、经济运行、水电气资源、公共服务等信息的利用,整合来自多个城市系统的实时信息,加以分析处理。
2013年-2015年 投资规模2500万元。其中:
财政投入50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
责任单位:乌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民生数据采集系统 建立一套民生数据采集系统,将低保、残疾人等多类信息采集汇总,保障房信息也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并形成一套有效的申请、办事流程,实现对低保及残疾人及时有效的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2013年-2013年12月 投资规模1000万元。 责任单位:乌海市信息办
其中:
财政投入200万元;银行贷款800万元。
配合单位:乌海市民政局、计生委、残联
乌海市热力管网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乌海市热力管网的管理系统,为燃气热力公司在提供及时的管网图形显示、查询、编辑、统计、分析和打印通用功
能的基础上,实现爆管分析以及管网建模,提供全面、准确的燃气管网数据服务,同时集成智能数据检测、监控。
2013年-2015年 投资规模3310万元。
其中:
企业投入270万元;亚行贷款3040万元。
责任单位:乌海市热力公司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邀请住建部城科会、高校、专业公司对智慧乌海进行调研咨询、规划设计。重点进行体制机制架构,业务架构,绩效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的设计。 2013年-2013年12月 投资规模700万元。其中:
企业投入140万元;银行贷款560万元。
责任单位:乌海市住建委
政务信息灾备系统 实现本地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包括灾难前备份,不仅仅做到数据信息的备份和日志,更重要的还包括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容灾体系结构的设计,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及恢复计划等,灾难后的恢复可进行应急服务系统或者备份系统的业务接管、数据、系统、服务迁移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系统灾难损失评估等。 2013年-2015年12月 投资规模1000万元。其中:
财政投入200万元;银行贷款800万元。
责任单位:乌海市信息办
智慧的医疗服务平台 建设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支持系统,形成分布式可逐级监测和处理全市公共卫生突发应急事件的信息管理网络。
建立个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
建立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平台。
2013年-2015年12月 投资规模1000万元。其中:
财政投入200万元;银行贷款800万元。
责任单位:乌海市信息办
呼伦贝尔市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内容包括支撑数据、运维管理服务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数据交换服务系统、数据整合服务系统、门户系统、接口与服务系统等。
通过对公共数据和应用单位业务数据的整合,优化和提升已有共享平台和运行环境,实现城市不同部门间,公共数据的交换、清洗、整合加工及公共数据的组织、编目、管理,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基于城市公共数据库的数据服务、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知识服务等。为智慧应用提供整合后的信息服务,提高应用的服务水平和协同能力。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完成系统建设及5个典型系统的接入;
2015年:完成其他相关系统的接入。
4000万元(财政投入1000万元;银行贷款3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住建局、市政府新区建设办公室
配合单位:
海拉尔区、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工商局、档案馆、人口计生局、卫生局、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 在现有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市中心城区综合人口数据库、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筑物数据和房产信息数据库、统计信息数据库、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决策支持与档案信息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安全管理体制。
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增量采集、更新、关联等操作,实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完成项目建设;
5000万元(财政投入2000万元;银行贷款3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住建局、市政府新区建设办公室
配合单位:
海拉尔区、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工商局、档案馆、人口计生局、卫生局、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升级政务内外网,以政务内外网为基础,以通讯网为辅助,建设智慧城市基础网络设施。WLAN覆盖所有热点区域,提升热点地区大流量移动数据的承载能力。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项目建设完成30%;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60%;
2016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10000万元(财政投入1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8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配合单位:
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智慧生态 改善城市环境,拓展城市功能,建设中心城区内河景观及伊敏河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东山台地及西山区域生态景观建设、六二六小河生态景观建设及湿地保护等。
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加强对生态区的管理监控,可随时掌握该区域的火灾事故,预判风险。
2013年:完成相关方案的设计整合;
2014年:项目建设完成20%;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40%;
2016年:项目建设完成60%;
2017年:项目建设完成80%;
2018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220000万元元(财政投入55000万元;银行贷款165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住建局、市政府新区建设办公室配合单位:
呼伦贝尔城投集团
智慧管网 地下管线普查及数据建库、综合管网管理平台和共享平台、管网标准规范及综合管线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安装管网监测设备,实时掌握管网的压力、流量等实时信息,在综合管线共享平台的基础,通过对市政管线实时信息的监测预警,完善现有调配传输系统,实现对水源地的智能监控,建设智慧供水、排涝预警、智慧燃气、智慧供暖等专业管网系统,实现对管线的智慧化管理。
2013年:完成智慧管网方案设计;
2014年:完成管网信息标准体系和管网监控系统;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110000万元元(财政投入20000万元;银行贷款80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10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住建局、市政府新区建设办公室
配合单位:
电力公司、电信公司、供水公司、燃气公司、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智慧城管 在住建部规定的9大标准子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指挥调度、无线监控信息传递、数字化城管通信、GPS卫星定位等扩展应用子系统。
智能化城市照明控制系统建设。
建设城管专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早市、夜市、工地的重点监控,最终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项目建设完成40%;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20000万元(财政投入5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5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综合执法局
配合单位:
海区公安局、区国土资源局、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三维城市综合平台 呼伦贝尔市三维城市综合规划系统是构建出一个具有三维模型数据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环境。包括以呼伦贝尔全市的三维地形构建为基础,建设中心城区三维模型。整体建设方案为用户提供一个与真实环境一样的三维场景,实现对城市的三维可视化管理,为城市管理者实施科学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项目建设完成40%;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3000万元(财政投入100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 责任单位:
呼伦贝尔市规划局
配合单位:
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地理空间框架 以现有基础测绘数据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和先进技术,构建多源、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统一、规范的城市地理空间数据体系;建立高度智能化、统一、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政府、公众和行业用户提供开放共享的地理空间数据与服务;完成3个典型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形成有效的运行服务机制。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完成项目建设;
2000万元(财政投入500万元;银行贷款1500万元) 责任单位:
呼伦贝尔市国土局
配合单位:
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智慧社区 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含老年公寓),主要内容包括:一站式便民服务、社区管网在线监控、社区安防在线视频监控应用系统。
一站式便民服务系统包含集政务信息、商务信息、食住行游购娱以及社区物业类生活信息的一站式属地化管理与便民查询使用;
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和社区物业管理系统,实现业主对社区各类信息的实时了解和即时应用。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完成老年公寓试点社区的建设;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60%;
2016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20000万元(财政投入2000万元;银行贷款8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10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住建局
配合单位:
海区综合执法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公安局、各街道办事处、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智慧节能 根据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针对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及商业等建筑进行能耗数据监测和评价,建立呼伦贝尔市建筑节能监管系统,针对建筑节能能耗数据进行现状评价和节能改造评估,为政府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建筑推广方面提供决策数据。加强建筑节能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筑能耗数据监管。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项目建设完成30%;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60%;
2016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7000万元(财政投入100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4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住建局
配合单位:
海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公安局、区环境保护局、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智慧交通 建立呼伦贝尔市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对重要路段、桥梁、区域及交通运输状况等的感知和监控,对公共交通安全智能调度和实时监控,对交通流量进行提前诱导。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流量监测物联网络,交通信息服务,道路紧急救援,公共车辆监控平台,公交运行实时信息发布系统。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项目建设完成20%;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40%;
2016年:项目建设完成60%;
2017年:项目建设完成80%;
2018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150000万元元(财政投入50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住建局、市政府新区建设办公室配合单位:
海区、新区—交通局、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智慧环保 完善环保监测硬件设置,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环境噪声监测系统、污染源监测系统、城市饮用水质量监测系统、湿地生态监测系统,并提供门户网站平台,让市民积极参与环保建设,实现有效、透明的监督。
建立垃圾收集、分类、填埋和污水的收集、处理、排放的跟踪监控系统。
2013年:完成方案设计;
2014年:项目建设完成30%;
2015年:项目建设完成60%;
2016年:项目建设完成100%;
15000万元(财政投入500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5000万元) 责任单位:
海拉尔区环境保护局
配合单位:
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
鄂尔多斯市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等网络基础设施融合。统筹协调,推进业务的双向进入和网络的互连互通,大力发展宽带产业和增值业务,推进三网融合的自主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
实施宽带提速工程,中心城区推进“千兆进楼、百万兆出口”的网络覆盖工程。实施现有通信网络升级工程,推动第四代移动通信(4G)、IPv6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推进中心城区3/4G和WiFi技术无线高速网络覆盖工程。
建立市级视频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公安、建设、房管、教育、国土、林业、煤炭、环保、交通等行业的视频资源整合。
下一代视频广播电视项目2017年6月前完成。
宽带网络项目2017年6月前完成。
无线城市项目2018年6月前完成。
视频资源整合项目2018年6月前完成。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对移动、联通、电信的网络设备进行改造和扩容,对网络覆盖进行增加和补盲;敷设光缆;对电信通讯网络进化升级、WLAN覆盖推广;
2015年:完成光纤进小区、进楼宇、进家庭;完成室外基站建设;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
2016年:中心城区省道、国道、高速主要旅游景点及以上区域 3G网络覆盖。完成中心城区党政军办公大楼、医院、校园等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
实现4G网络的中心城区覆盖。
2017年:建立市级视频资源整合平台。
2018年:全面完成对公安、建设、房管、教育、国土、林业、煤炭、环保、交通等行业的视频资源整合。
下一代视频广播电视项目投入3.5亿元,宽带网络项目10亿元,无线城市项目投入5亿元,视频资源整合项目投入2.5亿元,共计21亿元(财政投入0.5亿元,银行贷款2.5亿元,其他资金18亿元) 责任单位(下一代视频广播电视项目):市经信委
配合单位(下一代视频广播电视项目):市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城区各政府、市建委,市交通局
责任单位(宽带网络):市经信委
配合单位(宽带网络):中心城区各政府、市建委、市交通局、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
责任单位(无线城市):市经信委
配合单位(无线城市):市建委、中心城区各政府、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
责任单位(视频资源整合):市经信委
配合单位(视频资源整合):相关各部门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建设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运维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公共服务系统。 2016年12月前。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 开始建设数据交换系统、数据整合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运维管理系统。
2015年:各系统基本完成并投入试运行。
2016年:接口与服务系统接入。整体系统协调运行。
12000万(财政投入2000万元;银行贷款8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2000万元)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配合单位:中心城区各政府、市公安局、市计生委、市人保局、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 构建城市共享数据资源,建设完善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建筑物及专题数据库等共享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内容完整、规范,更新制度健全。 2016年12月前。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完成对基础信息库建设内容的归类和划分及相应信息内容的检查和录入工作。
2015年:完成软硬件支撑平台的搭建,初步开展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库建设、元数据库的设计及建设。
2016年:全面完成全市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地理信息、建筑物五大基础数据库项目建设。
10500万(财政投入2000万元;银行贷款85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配合单位:中心城区各政府、市公安局、市计生委、市人保局、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智慧城管 建设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实景三维监管系统、智能指挥评价系统、智能移动办公系统、全民城管互动系统、智能呼叫中心。 2015年6月完成。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对数字城管指挥平台进行升级改造
2015年:各系统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7000万(财政投入200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市建委、市公共事业管理局
配合单位:中心城区政府
智慧建设 建设包括数字建设、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和园林建设等工程。建成企业、人员、工程管理系统,节能监测综合系统,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系统。 2018年6月前。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数字建设平台完成。
2015年:建设完成城市园林绿化系统。
2016年:节能监测综合系统办公与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成。
2017年:对各系统升级完善,提升智能化水平。
2018年:各系统全面投入使用。
10000万(财政投入1000万元;银行贷款9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市建委
配合单位:中心城区各政府
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 建设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系统,完成包括地下综合管线和高架道路、地铁及部分其他地下构筑物的数据建设,建设地下空间专业网格系统,实现给水管线等9大管网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展示,实现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建立数字城建档案管理系统。 2017年12月前完成既定的工作。
2013年: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重点区域地下综合管线数据摸底工作。
2014年:完成地下管线的数据探测及入库工作,逐步实现系统在管网选址下地和开挖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2015年:完成数字管网专题分析和应急抢修演练等智慧化应用
2016年:实现管线运行状况的在线数据采集监测、预警报警、应急抢险等功能;
2017年:开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滑融合的“决策支持移动应用”。
5000万(财政投入1000万元;银行贷款4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局
配合单位:中心城区政府、相关部门
智慧政务 1.建设智能政务决策支持系统(iDSS)。一期目标实现地方经济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2.办公自动化(OA)升级为智能办公,普及移动办公。将政务公开引入所有公文流转环节。推动两级政府门户网站群升级。
3.优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市旗区乡镇三级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4.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库。
智能政务决策系统2017年底前建成。
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2016年6月前。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网站群升级,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2015年:建成1个系统。
2016年:建成1个系统。
2017年:建成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库,完善升级已建成系统。
950万(财政投入950万元;银行贷款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智能政务决策系统):市政府办公厅、市经信委
责任单位(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市政务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市经信委
智慧民生 完善教育网络建设,建设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医疗服务智能管理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医疗卫生机构智能管理系统、医疗卫生智能监督考核系统、健康医疗服务门户;建设智慧档案、文物古迹虚拟仿真系统、数字影院、体育场馆可视化管理服务与一体化指挥系统,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强对历史文化保护,建设智慧旅游系统;在数字便民工程完善提升基础上,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市民一卡通、一号通。 智慧教育2016年6月前完成。
智慧医疗2018年6月完成。
文化体育旅游2015年12月完成。
智慧便民2018年6月前完成。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文化体育旅游、智慧便民各项目启动建设。
2015年:智慧文化体育旅游各项目基本完成;
2016年:智慧教育各系统基本完成并投入试运行。
2017年:建成数字医疗卫生系统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
2018年:中心城区市民卡实现全覆盖,智慧民生各系统稳定运行。
智慧教育5000万,智慧医疗8000万,文化体育旅游10000万,智慧便民8000万,共计31000万(财政投入5000万元;银行贷款23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3000万元) 责任单位(智慧教育):市教育局
牵头单位(智慧医疗):市卫生局
牵头单位(文化体育旅游):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
牵头单位(智慧便民):市经信委
智能交通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电视监视系统、交通违法行为检测记录系统、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移动警务系统、驾驶员考试系统、机动车辆检测系统、违法自助缴费系统。 2018年6月前完成。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 各智慧交通系统启动建设。
2015年:建成2个系统。
2016年:建成3个应用系统。
2017年:建成4个系统。
2018年:各系统稳定运行。
15000万(财政投入2000万元;银行贷款13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
智慧环保 建设环保综合业务平台、环境数据中心、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污染在线监控系统、环境应急管理系统、环境质量监控系统、生态环境恢复系统、矿山生态管理系统、机动车尾气管理监测系统 2016年12月前。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各系统启动建设,建成2个系统。
2015年:建成3个系统。
2016年:建成4个系统,并投入试运行。
5000万(财政投入1000万元;银行贷款4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智慧应急 建立完善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提升城市应急能力。 2017年12月前。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完成主要公共场所视频覆盖。
2015年:建成1个系统。
2016年:建成1个系统。
2017年:建成1个系统。
3000万(财政投入500万元;银行贷款25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配合单位:相关部门
智慧公安 建设公安数据备份系统、警务云、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公安应急通信指挥平台、警用地理信息平台(二期)、“大情报”信息智能决策系统、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移动警务系统、警用直升飞机管理系统、刑事侦查与物证专业技术体系、现代城市消防技术体系、公安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公安局、公安监管系统。 2015年12月前。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系统启动建设,对已有系统改造升级。
2015年各系统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10000万(财政投入500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智慧社区 选择试点社区,建立一个由安全防护系统、劳动就业服务系统、居民健康医疗服务系统等组成的社区综合服务与管理系统建设美丽社区。 2018年6月前。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在东胜、康巴什新区、伊旗三个试点区域各选区一个基础较好的社区,完成智慧社区建设。
2015年:完成安全防护系统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2016年: 完成居民健康医疗服务系统,并投入试运行。
2017年:基本建成劳动就业服务系统,并投入试运行。
2018年:各系统升级完善,推广运行。
6000万(财政投入100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中心城区各政府
配合单位:所属各社区
智慧园区 建设集平台机房基础设施、云计算软硬件资源平台、平台云计算展示体验中心为一体的云计算公共测试服务平台;选择1-2个园区进行工业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动态宣传园区,发布各类信息,实现园区和入驻企业的信息共享,实现园区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和共享。 云计算公共测试服务平台2015年6月完成。
智慧园区2018年6月前完成。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对现有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编制智慧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
2014年:开始搭建云计算公共测试服务平台,选择园区试点,开始建设。
2015年:完成云计算公共测试服务平台。
2016年:完成工业园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2017年:完善园区服务平台,并投入运行。
2018年:总结示范经验,推广应用。
云计算公共测试服务平台投入1600万,智慧园区投入2000万,共计3600万(财政投入600万元;银行贷款3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0万元) 责任单位(云计算公共测试服务平台):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参与单位(智慧园区):市园区办
配合单位(智慧园区):市经信委
智慧能源 建设智慧煤炭管理平台,实现安全生产管理、蕴含煤矿管理、资源管理、应急管理、产销管理智能化,随时了解到安全、生产、人员、运输、销售等各种信息,对生产经营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分析,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建设智慧能源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煤炭平台交易管理。 2018年6月前完成。
2013年:开展前期调研准备工作。
2014年:完善数字煤炭综合平台。
2015年:试点矿区,建立能源工业信息化系统的生产、安全建设。
2016年:矿区能源工业信息化系统推广。
2017年:完成煤炭电子商务平台。
20000万(财政投入2000万元;银行贷款8000万元,其他资金来源10000万元) 责任单位:市煤炭局、市发改委
包头市石拐区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运维管理服务系统
(2)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3)数据交换服务系统
(4)数据整合服务系统
(5)门户系统
(6)接口与服务系统
2013年-2014年完成项目前期立项、规划设计、详细设计、招标及基础调研工作。
2015年-2016年完成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并达到考核指标要求。
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财政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建设局
配合单位:公安局、信息办。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 (1)发布石拐城市公共数据库采集、入库、共享、更新、维护等建设指导文件。
(2)建立全区统一的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
(3)建立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目录,实现既有公共基础数据的入库,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增量采集、更新、关联等操作,实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
2013年-2014年完成项目前期立项、规划设计、详细设计、招标及基础调研工作。
2015年-2016年完成基础数据库项目的建设,并达到考核指标要求。
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人民币
其中财政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65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建设局
配合单位:测绘院、信息办
智慧社区 在石拐力德安置小区、丽祥苑小区、普惠安置小区、兴石达花园小区共4个社区开展智慧社区示点建设,基于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智慧社区主要建设以下内容:
(1)智慧家居:居家安防、远程监控、智慧家电、可视对讲、情景模式、智慧影音等子系统。
(2)智能社区:社区智能服务系统、社区智能管理系统和社区电子服务系统三部分,涉及社区一卡通、社区安全防范、紧急求助、远程集抄、停车场管理、信息发布等多个子系统。
(3)智慧社区服务门户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013年:完成智慧社区方案设计和招标工作。
2014年完成石拐力德安置小区、丽祥苑小区智慧社区建设。
2015年完成普惠安置小区、兴石达花园小区智慧社区建设。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财政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6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7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住建局
配合单位:公安局
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 在包头市石拐新区已规划的5平方公里开展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网络、供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建设示范区内的智慧系统,按照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理念,在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园区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实现园区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楼宇、智慧消防、智慧政务等多项行业应用。
(3)产业培育和引进及园区的综合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2013年-2014年完成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相关规划、设计、相关审批程序及招标。
2014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5年完成示范园区智慧系统应用体系统的建设,包括:智慧园区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园区智慧交通、园区智慧楼宇、园区智慧消防等。2016年完成园区新兴产业的引进和智慧招商平台的建设。
项目总投资:150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财政投入:8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42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100000万元
责任单位:建设局
配合单位:招商局、信息办、国土资源局
智慧物流 在包头市石拐新区物流园区开展智慧物流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主要有:物流作业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综合园区管理和数据管理四大业务模块,基于石拐区矿产、钢铁产业物流信息化平台,建立涵盖仓储管理、电子商务、运输优化调度、智能配送、货运代理管理、报关报检管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园区办公自动化、企业ERP、客户关系管理等子系统建设,实现最优化物流配送调度及物流政务服务与物流商务服务的一体化。 2013年-2014年完成智慧物流项目立项、规划设计、详细设计及招标工作。
2015年完成物流信息的输入及数据整合工作。
2016年完成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项目的建设。
项目总投资:43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13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30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
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建设局、公安局
平安石拐 在包头市石拐新区开展公安治安视频监控、电子警察、智能卡口、公安实战平台、应急联动指挥调度、联网报警系统的建设。实现社会资源接入和信息共享和信息增值应用,最终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多级监控联网管理体系。 2013年完成平安石拐新区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及招标工作。
2014年完成石拐新区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智能卡口系统的建设。
2015年完成公安实战平台、应急挥调度系统、联网报警系统的建设,并完成石拐社会治安视频的接入。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
财政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12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公安局
配合单位:交通运输局
绿色建筑 石拐区绿色建筑项目在石拐新区政府办公大楼、丽祥苑小区10栋建筑、兴石达花园20栋建筑,物流园区8栋建筑、棚户二期建筑,建设绿色建筑试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日照监测分析、环境噪声监测分析、建筑风环境监测分析、地源热泵设计分析、绿色建筑运行数据分析等建筑节能监测系统和实时能耗数据采集、能耗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两大部分。 2013年完成石拐新区政府办公大楼智能表具及数据传输网络的建设;完成建筑绿地的规划、立项和招标工作。
2014年初步完成新区政府办公大楼、丽祥苑小区10栋的建筑、棚户二期建筑、建筑日照监测分析、环境噪声监测分析、建筑风环境监测分析等管理平台的建设;2015年完成兴石达花园20栋建筑,物流园区8栋建筑的绿色建筑系统建设。2016年:全面完成绿色建筑试点的建设,并取得节能效益。
项目总投资:39000万元人民币
财政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15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19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建设局
配合单位:信息办
居家养老 石拐居家养老系统主要在石拐力德安置小区、棚户区二期社区、丽祥苑小区、普惠安置小区、兴石达花园小区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将就建成老人信息管理系统、老人护理服务系统、老人心理咨询系统、老人再教育管理系统、老人文体娱乐管理系统、电子保姆服务系统、温馨伴侣系统、老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紧急呼叫及自动定位系统 2013年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的规划设计、项目立项及招标工作。
2014年完成石拐力德安置小区、棚户区二期社区、丽祥苑小区居家养老的试点建设。
2015年完成普惠安置小区、兴石达花园社区的试点建设。
2016年全部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
项目总投资:14000万元人民币
财政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7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民政局
配合单位:信息办、建设局
智慧医疗 在石拐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建设以下内容:
(1)基本的卫生管理服务系统
(2)决策支持与健康宣教系统
(3)远程数据传输系统
(4)建立石拐区居民的健康档案
(5)建立石拐区的保健服务中心
(6)建立石拐社区疾病管理中心
(7)建立康复中心服务系统
(8)建立石拐远程医疗系统
2013年完成智慧医疗卫生管理服务系统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招标工作。
2014年完成智慧社区系统的搭建和医疗卫生数据的录入。
2015年完成社区智慧医疗的建设。
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人民币
财政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8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10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卫生局
配合单位:科技局、建设局
智慧教育 (1)学校信息标准建设
(2)共享交换平台建设
(3)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
(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5)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6)空中智慧校园平台
(7)综合信息查询系统
(8)学生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9)教师管理与服务业务系统
(10)信息集成
2013年完成智慧教育平台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招标工作。
2014年完成智慧校园信息标准建设、共享交换平台、数据清洗转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系统的建设和数据录入。
2015年完成智慧教育平台全部子系统建设。
2016年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智慧教育管理平台。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
财政投入:4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6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教育局
配合单位:科技局、信息办
云计算服务平台 在包头市石拐新区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主要建设云计算中心机房、云计算的存储资源池、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云计算管理平台、云计算运维平台、云计算应用平台的建设。部署石拐区智慧应用系统并能为智慧低碳产业园区、物流园区、新区企业、公众、事业单位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2013年完成云计算服务平台项目立项审批、项目规划设计及招标工作。
2014年完成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房工程、云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建设
2015年完成云计算管理平台、云计算运维平台、云计算应用平台的建设。
2016年-2017年完成应用系统部署。
项目总投资:80000万元人民币
财政投入:10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30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40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科技局
配合单位:建设局
        智慧旅游 在包头市藏传佛教圣地五当召、敖包山、赵长城、大青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建设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开展游行程规划系统、旅游目的地营销、三维虚拟景点、电子门票、景点宣传等,打造“吃、住、行、娱、购”等综合性服务平台。 2013年-2014年完成智慧旅游项目立项、规划设计、详细设计及招标工作。
2015年完成石拐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
2016年完成五当召、赵长城等历史文化保护。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
银行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
社会资金:10000万元人民币
责任单位:旅游局
配合单位:招商局、住建局、环境保护局

扩展阅读:

北京市《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天津市《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上海市《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河北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浙江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广东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山东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重庆市《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江苏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山西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福建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江西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河南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湖北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湖南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海南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云南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贵州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四川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西藏自治区《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陕西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安徽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甘肃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辽宁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吉林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黑龙江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内蒙古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新疆省《中国智慧城市在建和新建项目名单》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24097.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智慧城市网
上一篇 2016 年 8 月 18 日 17:10
下一篇 2016 年 8 月 18 日 17: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