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城市从交通开始 香港智慧工程从巴士开始

公共交通网络越密集,理应给乘客更高效方便的乘车体验,但香港九龙巴士公司(KMB,简称“九巴”)却发现现实并未如他们所愿:根据他们的统计数据,2007年香港市内巴士的平均行驶速度为每小时15.4公里,但到了2013年,却下降16%至每小时12.9公里。6年间,这个城市里的巴士行驶速度越来越慢。

香港人口密集,城市中潜伏着各种管理问题,例如交通堵塞、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根据政府2016年最新数字,香港各大巴士公司的每日载客量接近400万人次,相较2009年的380万人次上升了约5.3%。乘客不断增加,以及交通堵塞的问题,一度令九龙巴士管理层大伤脑筋。

建设智慧城市从交通开始 香港智慧工程从巴士开始

建设智慧城市从交通开始香港智慧工程从巴士开始

乘客受够了无尽的等待,九巴公司也想要挽回企业形象。每人手上都有一部智能手机,为九巴提供了解决难题的灵感。自2014年起,九巴开始研发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GPS功能定位最近的巴士站,实时查看九巴不同路线的到站时间;同时,九巴也透过GPS功能获得行车数据,根据各区交通情况调动巴士班次,令乘客节省候车时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些功能在今年初已经覆盖九巴旗下所有路线。“有了这个应用程序之后我可以更好地掌握我的时间,”从红磡到尖沙咀上班的唐伊莉每天出门前,已经习惯先用KMB应用程序查询5A和8A等线路,“如果发现赶不上车,我就直接下楼坐的士上班了。”

这项“智能交通”新计划,为一向给人感觉较守旧老派的九巴换上了新形象。“2016年首季,乘客投诉数字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我们希望乘客可以利用这个App更好地管理交通时间,”九龙巴士商务总监唐东明表示,未来会陆续开发更多新功能,例如根据交通状况实际估计乘客到达目的站的时间,“当他下班从手机上看到,离自己下车的站只有15分钟时,就可以叫家人准备晚餐,开始蒸鱼了,”唐东明笑着说。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HIS预测,类似的“智慧工程”会越来越多,市场对智能化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快速膨胀,该机构2016年5月发表的《智慧城市设备报告》预计至2025年,全球范围内与“智慧城市”相关工程,如电子支付票务系统、商厦灯光水务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等项目将达12亿,而且接近一半的需求来自亚太区,原因是亚太区庞大的人口迫切需要更新资源管理系统,以及印度、新加坡、中国和日本政府都推出了不同的“智慧城市”国家计划。

为了配合巴士抵站时间的应用程序新功能开发,每一辆九巴巴士都更换了“信息箱”(TelemeticsBox)。“新一代‘信息箱’的GPS定位系统比以前精准,并且会每30秒向讯息中心传送一次巴士的位置,”九巴资讯科技部主管赵志恒表示,“如果巴士司机在驾驶屏幕上发现本班次与上一班车的距离很近,那他可以在乘客上下车时多等十秒,避免两班车同时到站。”通过对比前30秒和后30秒巴士的位置,配合其他地形地理、巴士路线和电脑演算法分析,巴士公司可以知道每辆巴士行驶速度、路面交通状况、与上一班车间隔的距离,甚至司机的驾驶安全等各种相关信息,“如果发现司机驾驶习惯经常出现猛踩油门和急刹车的情况,司机则需要再次接受培训。”

然而,“智慧工程”多数耗资大、耗时长,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愿意持续投入。唐东明透露,九巴整个设备更新换代和应用研发过程历时一年多,每一辆车的投资大概需要1万港元,九巴旗下约共3800辆巴士,整项工程下来就需要数千万元投资。香港其他巴士公司在这方面亦有所尝试,新世界第一巴士和城巴有限公司在2013年也联合推出了查询巴士路线的应用程序,但预测的展示间功能目前只限于21条机场路线,以及8条港岛路线,占总路线约15%。新巴及城巴发言人曾公开回应,未来两年内会逐步设置巴士实时抵站系统,提供更多便利信息。而另一巴士公司,新大屿山巴士公司暂没有透露类似计划。

另一方面,虽然巴士公司的大数据分析可帮助开发便民的功能,但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可获取手机用户各种资料,同时成为大众关注个人隐私的问题。“若获取的资料超乎适度,保留期太长,或没有完善的资料保护或处理措施,均可能违反个人资料(隐私)条例。”DLAPiper律师事务所雇佣关系部律师林尹菁,建议企业要先确认数据收集目的和范围,并进行隐私影响评估,“如果存在滥用或不当使用消费者资料的情况,这可能会对个人资料隐私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消费者身份被盗用或入室盗窃。”九巴亦关注到这一点,九巴资讯技术部主管赵志恒表示,他们在利用应用程序服务乘客是都会注重科技和隐私平衡,所有的分析数据都会经过加密,并且24小时监控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未来要建立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甚至建设整个“智慧城市”的框架,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事实上,为了令香港成为“智慧城市”,香港政府一开始设立测试区域,鼓励企业推出更多智能化方案。现在,九龙东区城已被列为“智慧城市”试点,未来会安装带有感应器的智能交通灯,实时监控人流,减少等候时间。另外又推出商厦车位应用程序,透过在许个停车场安装感应器,为用户显示附近停车空位的情况,帮助司机尽快找到合适的车位,避免违规停车。

自2015年的执政报告,香港政府首次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后,在2016年执政报告中,更将智慧城市概念,扩展至公共交通、智能家居和废物管理三大领域。“智慧城市发展已经是一个全球趋势,城市资源信息的自由流动,如果能做得更好,就不仅是‘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而是‘交互网(InteractionofThings)’。”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助理教授许丕文说。他一直密切关注香港“智能城市”发展。

虽然政府有意大力推动,但徐丕文认为,相比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学界和企业的合作效率会更高。2016年3月,由他主导的香港科技大学NIE社交媒体中心,与联想集团、领展、NTTComAsia等企业,建立一个智慧城市联盟。NIE社交媒体中心专门进行社交网络数据分析研究,许丕文希望这个联盟可利用大数据和移动通讯技术,推动低碳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

“要先让消费者从最基本的需求中尝到‘甜头’,才会令市场的需求增加,”许丕文指出,例如通过对商场、商户和客户的大数据分析,去研发高准确度车位、餐饮购物优惠券相关应用,“我们需要从衣食住行开始,让市民看到实效,自然会更支持‘智慧城市’发展。”

总之,智能交通应用程序为九巴提升服务形象,投诉率同比下降12%,HIS预计至2025年“智慧城市”相关工程近一半市场需求来自亚太区。

 来源:慧聪安防网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2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