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大战正酣 合纵连横拼内功

内行看门道,在一片喧嚣吵闹中,各巨头的战术意图各不相同,也代表了无人驾驶前进方向,人类出行生活将会大受裨益。

 

无人驾驶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在接连刷遍2017CES之后,各大车企、互联网巨头并未停止脚步,继续在技术硬件和产业生态层面跑马圈地,新一轮大战已经上路。国内,全球首个城市级无人驾驶汽车社会实验室落户福建漳州,百度无人车已开始加州路测国外,英特尔与宝马、Mobileye宣布结成联盟,计划研发量产自动驾驶车的标准化平台,2021年前使无人车上路。

无人驾驶大战正酣 合纵连横拼内功

内行看门道,在一片喧嚣吵闹中,各巨头的战术意图各不相同,也代表了无人驾驶前进方向,人类出行生活将会大受裨益。

技术联盟的“合纵战略”

搜索无人驾驶一词,除了能看到资本市场的火热,恐怕最多的就是安全事故和车祸频发的新闻。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保障欠缺,无人车没有“耳聪目明”,感知周围路况还有困难,所以安全隐患不断。这直接影响用户信赖度和市场推广,给无人驾驶蒙上阴影。

看到技术瓶颈,谷歌率先采取行动,在激光雷达精度和性能上做出提升,而且还贴心地降低90%的成本,从之前的7.5万美元降至7500美元左右,让普通车也能享受高端雷达服务。凭借科技巨头的研发优势,一家独挑大梁深耕技术硬件领域,垂直扎根的战略可称为“合纵”。

通过数个高速旋转的激光发、接收器,得到整个环境内特定方向的距离信息,其可靠性比摄像头高出不少。但是关键问题在于成本。以百度无人车为例,3 个激光雷达的成本已经超过了百万人民币,数倍于车辆本身。谷歌此举大幅降低激光雷达使用成本,免去车主“抹黑上路”的风险,也让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推广迈进一大步。让技术革新造福更多用户,保驾护航人类出行的每时每刻,这也算是技术巨头的一大贡献。

谷歌旗下专注研发自动驾驶的子公司Waymo则是从系统升级入手,提升无人车感应准度,在日前的北美车展上大秀其最新的传感系统,赚足眼球和关注。据了解,Waymo使用的软硬件系统之间的融合有较大提升。通过对每个传感器的独立专门优化,包括相机、雷达和LiDAR(激光探测与测量)在内的多种设备,系统能够达到整个传感系统性能的最优化,提供分辨率更高、距离测感精度更好的感应效果。系统提升直接体现在司机接管车辆次数的减少,相比以往,系统性能已优化4倍,在积攒更多的测试里程之后,就可面向大众推广。

产业生态的“连横布局”

相比于谷歌及旗下子公司的独挑大梁,英特尔则选择在无人驾驶关键的“5G网络、车载系统、数据中心、物联网”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合作伙伴一起,扩充自身无人驾驶服务能力,并对外宣布已经成为唯一一家“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无人驾驶公司。在无人驾驶相关产业链环节纵横捭阖的举措,可看作是“连横”,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英特尔正在进击成为无人驾驶巨人,盘活整个产业。

从自身来说,硬件商出身让其对物联网、数据中心和系统开发有更多兴趣,也更有优势。智能芯片是物联网和系统开发的基础,这正是英特尔的强项。英特尔提供基于凌动处理器的软件定义计算(SDC)解决方案,用于将强大的CPU、GPU功能与工作负载进行整合,并借助虚拟化双操作系统支持数字集群、信息娱乐系统以及最佳的用户体验。

在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中,主要打通车载导航、地图数据等配套设施,在收购Itseez和Yogitech和HERE 15%的股权后,英特尔基本完善了无人驾驶的技术组合。

借用5G网络的传输优势,英特尔正在将云连接的解决方案品牌和开发工具包延展至不同汽车的开发平台中,在与宝马、路虎、捷豹、雷克萨斯等车企完成路测后,就可以在各品牌汽车上应用该平台,让英特尔的无人驾驶平台具有更大兼容性和扩展性。

“连横布局”之后,英特尔自身可以说取百家之长,在无人驾驶的技术层面和应用开发中占得先机,从传统的硬件生产商华丽转身为科技公司,为芯片产品找到更广阔应用土壤。

在无人驾驶市场中,永远没有最好,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应对路况挑战和受众需求。据《财富》杂志统计,目前各大车企所拥有的无人车数量为:

博世:3辆无人驾驶汽车

德尔福:2辆无人驾驶汽车

福特:2辆无人驾驶汽车

梅赛德斯-奔驰:1辆无人驾驶汽车

日产:5辆无人驾驶汽车

这只是公开数据,而更多处于研发中的无人车还会相继涌现,名单长度还会不断扩充。Uber和戴姆勒日前也开始研发无人驾驶车队,丰田和铃木紧随其后宣布共同合作生产无人车,英伟达和三星领投7500万美元布局无人驾驶……可以看到车厂、互联网公司、科技巨头争先追赶,无人驾驶永无止境。

看到“合纵连横”的两大站略,可以看到无人驾驶蛋糕的“切法”各有不同:科技巨头凭借技术优势更容易抢占先机,但在实际上路测试和平台测试中还需和车企等合作。独挑大梁的做法也有道理,全部应用自身的系统和服务平台毕竟顺手一些,外部采购或合作开发还要磨合一段,而且研发进程需考虑多方时间表,相比之下自主研发全部内容更加灵活。

两种战略本质目的都是提升无人驾驶安全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让用户出入平安。从技术上其实并不困难,但我们想说:无人驾驶尚属发展之中,行业主体众多,建立统一完善标准迫在眉睫,在研发、测试、推广之中都需要实时监管和审核,自卖自夸并没有足够公信力。在这方面,已经看到一些巨头联合成立无人驾驶相关联盟和协会,在这里我们更加希望适用全行业的统一标准尽快出台,去伪存真后让用户获得最优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3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