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人工智能未来路线 场景落地和技术研发是重点

从目前发展来看,明确用户需求和痛点、加快场景落地是当前的必要,而背后的技术驱动和自主研发是不断造血、输血的过程,二者结合才能共同迎来人工智能的春天。

人工智能行业的火热不言而喻,而近期的一则消息更是为市场的火热再加了一把火:近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同时制定了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三步走”计划和目标:

即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2030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万亿元。

市场的巨大让资本、行业、用户跃跃欲试,都希望抓住宏观政策赋予的2017年的最大红利。从目前发展来看,明确用户需求和痛点、加快场景落地是当前的必要,而背后的技术驱动和自主研发是不断造血、输血的过程,二者结合才能共同迎来人工智能的春天。

描绘人工智能未来路线 场景落地和技术研发是重点

语音识别被看好  智能音箱一片火热

人工智能看似生涩难懂,但生活中的落地场景很多,我们身边的刷脸支付、Siri、智能音箱、无人驾驶、智能家居、安防等领域都有应用。仔细来看,人工智能已经润物细无声地渗入生活很多领域,而场景的爆发还需明确用户真正痛点和需求,提高“智能化”的质量,让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

所谓提高质量、提供主动服务,指的是让应用产品或服务准确把握用户需求,特别是在用户需求模糊或选择恐惧时,根据用户过往数据的深度挖掘判断用户真正所需,直接为用户奉上服务,带来惊喜。

用户最为熟悉、最为便捷的服务就是语音服务,只要一声令下,产品可以通过交互界面与人类对话,最终满足用户所需。而且,语音数据可以联通家庭、办公室、室外出行、娱乐等多个场景,通过类似场景的语音数据分析可全面预判用户的未来需求,这样为人工智能落地找到更多市场空间。

以智能语音操作系统的风靡为例,智能音箱更是其中典型代表,亚马逊Echo、苹果的HomePod智能音箱、京东、科大讯飞的丁丁音箱、腾讯即将推出的新产品等琳琅满目,智能音箱从最开始的家居产品已变为生活娱乐的必需。“语音一定是万物互联时代的主要入口。未来用户在控制智能设备的时候,一定是远场、可随时打断、上下文语义相关、自动纠错的。”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这样强调。

技术研发决定最终胜负

此次规划的出台不仅为行业发展制定了目标和主攻场景,同时也指出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等方面需要攻关的关键问题。

技术研发其实一直是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互联网巨头都已成立各自的人工智能事业部和实验室,而且还纷纷亮相国际赛事、取得不错的名次和成绩。先后投入云平台、智能终端等硬件和吸纳优秀人才、组建专家团队,可谓是斥巨资扩充武器库,力争用最高效地处理平台事半功倍完成数据挖掘。

以芯片为例,英特尔占据了71%的市场,而Nvidia占了16%。其中,Nvidia在分立式GPU上占据主要优势,而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分立式GPU。的确,我国已在芯片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未来还需多考虑功耗、占地面积问题。

对于人工智能芯片跟国家上的差距,此前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曾在青城山中国IC生态高峰论坛上表示:应用上跟国际同行一个水平线,芯片上差半步。其中,这半步可能要花上一半甚至以上的精力。

在魏少军看来,这并非意味着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全无机会。“虽然在AlphaGo 2.0版本中,谷歌使用了自己的TPU,但谷歌的芯片架构总体较为简单,只是将原先复杂的GPU系统进行精简,并作出特定功能的优化,并未真正实现神经网络架构上的突破”,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未来仍有机会弯道超车,研发适应性更强的芯片,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人工智能如火如荼之际,应用场景的拓展已不是难事,毕竟技术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应用空间势必十分广阔,民众的接受度也会大幅提升。所以背后的关键和驱动还是技术水平的提升,特别是核心芯片的研发更要从底层入手,培养优秀人才,投入研发经费,产学研合作打通链条,实现弯道超车。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3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