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智能城市助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智能城市是信息化支撑下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以电子政务促进智能城市建设,进而迈向服务型政府。
  
  访谈嘉宾:王靖,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医疗和公共事业部管理咨询总经理。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圣约翰费舍尔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德克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地方政府转型、产业转型、电子政务、医疗体制改革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并在智能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区域产业规划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碎片化、统一标准缺失无疑是当前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最显着特征。如何将这套体系转向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发展方向,从而打造出智能度更高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将多大程度加快我们迈向智能化城市生活的进程?
  
  电子政务通过让政府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高效、新颖或完善的服务,推动智能城市的建设。而智能城市作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涵着巨大商机,同时有着显着的社会和环境意义。
  
  王靖长期专注于中国地方政府转型、产业转型、电子政务、医疗体制改革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并在智能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区域产业规划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6月,财新特约记者与他进行了对话,分享他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前沿观察。
  
  全球电子政务趋势:以公民和企业为中心的交互平台
  
  记者:您心目中的智能城市是什么样的?它对中国城镇化进程起到哪些作用?
  
  王靖:智能城市,是一种在信息化支撑下的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城市。对于智能城市而言,全世界有不同的标准和模式。欧美所谓的智能城市更多是以节能减排为主,而在中国,智能城市不仅仅包括节能减排,同时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住房保障、公共服务、就业等等各方面的问题。
  
  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化,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长期而言,中国智能城市的建设必须与中国城镇化建设齐头并进,通过智能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记者: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政府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同时也不断改造政府自身的运营模式。放眼全球,您觉得电子政务未来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模式?它为中国的公共管理又带来什么启示?
  
  王靖:正如信息和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上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大宗商品的交易模式一样,它也同样改变了政府的运作模式。
  
  所谓电子政务,不单是政务流程的电子化,或政务自动化的过程。电子政务,更多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改造政府的运作模式,实现政府的流程再造和文化变革的一个举措。本身而言,电子政务更多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更好地向公民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企业和公民也可以利用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埃森哲针对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有过非常多的实践,帮助过许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例如新加坡、挪威、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政府,改变了它们原有的运作模式。
  
  据我个人观察,当今全世界范围内电子政务的发展呈现以下三个特点和趋势:
  
  其一,政府的电子政务更多是从以部门为中心到以公民为中心的转移。就是说,以前我们做电子政务的时候是非常部门化的,是分散地建立了很多IT系统,并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感知、企业的感知和公民的感知。而未来电子政务更多是以人为本。比如,以人为本是美国整个国家电子政务三个原则之一,而韩国政府也为打造一个公民满意的电子数字化政府作为其核心目标。所以,电子政务发展趋势的一个特点是以公民和企业为核心,而不是以政府部门为核心。
  
  第二,电子政务由分散化向标准化、集成化转变。以前所谓电子政务,更多是“树烟囱”,就是一个部门一个IT体系,而部门之间的IT体系之间是没有沟通和交集的。未来的电子政务应该向集成化转变,比如说我们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人力资源项目,以前堪萨斯州有十几个小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IT系统、IT部门,而现在的IT只需要一个服务器在堪萨斯州的省会,就可以为十几个城市提供公共服务。所以这是从部门为核心向分散集中的转变。
  
  第三,以前电子政务更多是单向的,是政府向企业或百姓提供服务,未来政府、百姓、公民、企业可以更多利用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数据,更加积极地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公共决策的过程。所以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将是更多实行双向沟通的过程。
  
  这三个特点展示出了未来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新的趋势,中国正在这个过程中。
  
  电子政务与智能城市形同一体
  
  记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过去三十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跟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中国当前的公共管理究竟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王靖:中国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问题并非中国特有。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中国的公共管理尚没有经过工业化过程。一是没有标准化,二是没有集成化。所谓标准化,举个例子,在不同地区,你会发现每个派出所办户口的标准、流程是不尽相同的。所谓没有集成化,就是每个行政部门各自有一套IT系统,有一套硬件、软件的布置,这是典型的分散布置的局面。所以中国的公共管理还是没有实现工业化转变,更多的是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未来中国的公共管理必定是要向所谓“两化”,即工业化和信息化转变、融合。
  
  其次,国家的公共管理,包含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两层意思。在这一块,中国政府的投入还有待提高。欧美国家的地方政府投入最多的就是教育,然后是医疗,整个公共服务投入占了将近50-60%的比例,但中国仅占30%左右。所以中国整个公共服务的水平还能有很大的提升。如果中国政府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时候,能大量增加对医疗、卫生等的投资,中国的公共服务也会有新的气象。
  
  记者:政府在其中的主导性是否很关键?
  
  王靖:推动复杂的事情需要有顶层设计,不能全靠摸着石头过河。电子政务领域比经济领域更复杂,必须得做好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把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的诉求全部一体化。政府需要听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想法,形成社会共识。在这方面,政府要从演讲者的角色转变为听众的角色,多倾听企业和百姓的声音,了解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使自己的顶层设计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政府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基于各地的特点做发展智能城市的方针和规划。因为智能城市就是信息化支撑下的城市化的精细化管理。
  
  记者:中国现在电子政务的建设在整个智能城市建设中应该起到哪些具体的作用?
  
  王靖:中国的城镇化和智能城市包括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提供高质量的公民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在未来智能城市的建设中,通过电子政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提前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另外,电子政务通过办公自动化和政府内部信息化,能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实现向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的转变。所以,电子政务的发展更多是政府角色和职能的转变。
  
  记者:政府在进行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时,有无具体规则来促使参与方进行自身监督,从而实现顺畅合作?
  
  王靖:在通过做电子政务提供公共管理、社会管理服务时,政府需要制定电子政务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
  
  埃森哲帮助挪威国家政府建立了一个G2B平台,将企业、个人与政府通过一个平台形成信息互联。企业第一次申报材料时,会根据材料的内容分发给不同的政府部门。这时,政府制定了标准后,企业只要将系统接入政府G2B平台,就能形成顺畅沟通。从这个案例来看,只要政府制定好标准,各个企业只需根据标准进行对接,就会大大节约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记者:未来中国深化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王靖:中国推动智能化城市建设和电子政务发展是同一个进程。因为中国政府正处于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前搞经济建设更多是政府主导,而未来社会建设、公共管理,需要跟社会组织、公民企业、个人确保利益上的一致性。我们建设智能城市和电子政务,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注意到政府未来必须扮演的角色问题。这一点必须非常明晰。
  
  第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电子政务和智能城市都是信息化的过程,目前中国的企业都已经完成了一定的工业化过程,即标准化、集成化,但还没有进行工业化革命、工业化改造。未来中国政府需要通过“两化”融合,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实现政府再造。而政府内部的信息化人才或智能城市、电子政务人才是一个短板。所以政府未来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