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智慧城市:100M带宽光纤入户

  武汉智慧城市的目标之一,是实现100M带宽的光纤入户,打造国内最宽的信息通道;光谷将派员进驻硅谷,进行“体验式”学习;我市将出台更优惠的政策,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昨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现在进行时”首场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发布他们为“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制定的新举措。
  
  市科技局负责人透露,武汉智慧城市将建立一个总体的“云计算”平台,目标是实现100M带宽的光纤入户,打造国内最宽的信息通道。
  
  目前,《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已初步成形,明确了13个重点应用领域,从今年5月起逐步实施,预计3-5年内市民可享受到首批示范项目带来的科技便利。
  
  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2010年底,我市启动相关工作,与北京、天津、成都等地不同,武汉智慧城市不从单一项目的设计规划入手,而是直接进行整体顶层设计,侧重于发挥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的整体应用,“可以说,这个模板在全国无法复制”。
  
  据介绍,“智慧城市”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效能、居民幸福程度和产业发展水平的一项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工程,它涉及市政设施、环保、医疗、交通、教育、旅游等许多方面。
  
  双谷合作:
  
  光谷将“体验式”学硅谷
  
  “全方位”、“近距离”、“体验式”,昨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用3个词描述光谷与硅谷即将开展的合作。继上月18日“双谷”签署合作战略协议后,光谷已经拿出系列举措学习硅谷。
  
  据介绍,光谷将选派高素质专业人才进驻硅谷,近距离学习,并与硅谷的行业中介机构联手,设立光谷驻硅谷招商联络处。同时,光谷与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合作,借助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力,向硅谷的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介光谷。
  
  此外,光谷还将研究分析硅谷的重点产业和企业,对光谷产业的薄弱环节、硅谷有意向海外扩张或转移的企业进行“蹲点式”招商,重点放在生物和半导体领域。同时,光谷还与硅谷产业孵化专业机构PLUGandPLAY合作,进一步吸引硅谷高端人才和中小企业来光谷创业投资。
  
  成果转化:
  
  用“干货”激励专利持有人
  
  知识产权拥有量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热情的有效手段。“十一五”期间我市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长,全市申请专利57688件,获专利授权29246件,全国排名第九。
  
  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介绍,我市专利授权量与GDP排名大体相当,但与科教大市的地位不相符合,打破这一尴尬局面的手段在于用“干货”激励科技成果转化。他举例,湖北省化学研究所近年来通过专利许可、转让取得快速发展,哪怕属于职务发明,只要专利处于有效期,科研人员甚至其家属都能持续受益。正是由于这项激励,该所多年来几乎从未出现过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流失现象。
  
  今年,我市将拿出更为优惠的政策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职务专利转化为产业的,发明人最高可获得收益的70%作为奖励,这一标准在全国范围都是最高的。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8425.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智慧城市
上一篇 2013 年 7 月 14 日
下一篇 2013 年 7 月 14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