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走进大众消费领域

其实,国内外知名科技巨头早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从纷纷成立人工智能事业部,到相继推出面向大众服务的应用产品,无不宣示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抢占未来行业制高点的决胜法宝。

早些时候,我国发布了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一代规划,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前景表示极大肯定和看好。其实,国内外知名科技巨头早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从纷纷成立人工智能事业部,到相继推出面向大众服务的应用产品,无不宣示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抢占未来行业制高点的决胜法宝。

人工智能正走进大众消费领域

纵观行业走势和产品态势,不难看出,人工智能的未来必须紧密结合个人消费和日常生活所需,与其探讨复杂、甚至有些遥远得无人驾驶,还不如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语音识别、“刷脸”等入口,因此智能音箱、刷脸支付等先后火热起来,加之重新进入视野的智能翻译,人工智能已从理论研发进入产品应用的爆发前夜。

现在提起支付宝,首先会想到最近火热进行的无现金生活周,以及支付宝在全国推行的无现金城市概念。日前一则关于支付宝刷脸进入政务系统应用的新闻又将支付宝的功能覆盖增添了一大市场。

8日,江苏省地税局正式上线支付宝刷脸查个税服务。至此,全国已有40个城市都开通了“刷脸政务”,覆盖的服务类别包括查询公积金,缴纳交通罚单,个税申报等,最近三个月,已有超过875万用户尝试了足不出户地“刷脸”完成政务办理。

刷脸对政务办事环节最大的效率提升在于身份认证环节。以往,身份认证环节复杂,而且信息保密等级高,多数信息仅保存在某些政府部门数据库中,相互之间很难互通。这无疑造成群众多跑腿的麻烦,更有甚者还产生了诸多奇葩证明的要求。

而支付宝在前期已开通各种生活缴费、社保、税务、公积金、交通罚款等功能,在政务应用中已积累一定数据,民众使用习惯无需培养。这就为支付宝切入政务办理提供基础,借助此平台已有的身份认证数据,今后的税务缴费只需简单“刷脸”,有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在刷脸办理政务事项的过程中,人脸识别是必不可少环节。相比与图像,大众更为熟知的语音信息或可发挥更大作用。此前,智能音箱、个人助理等应用层出不穷,国内外科技巨头也是打得火热,但丝毫不能让语音识别降温。这主要是由于语音数据获取方便,语音数据可自由、无缝切入多个场景,从而得到用户生活的全方位需求。

在支付宝覆盖了生活、民生领域后,阿里又再次推出天猫精灵X1,经过内侧后不断优化人机交互的用户体验,比如,通过上线的语音点餐功能,用户只要跟天猫精灵说:“再点一单上次点过的外卖”或直接报出之前点过的菜名,就可直接语音下单外卖。

语音是用户提出需求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智能生活产品智能与否的最佳检验。不断提升人机交互的体验,让机器读懂命令背后的用户心理和情绪,这将会是未来语音识别的攻关课题,也是人工智能走进大众消费更广阔领域的“一座大山”。

不仅是国内巨头,国外巨头Facebook也将神经网络加入智能翻译服务中。为了继续提高翻译质量,Facebook团队最近宣布从基于短语的“机器翻译模型”切换到“神经网络”的翻译模型,来支持所有的后端翻译系统。

每个翻译系统每天翻译超过2000个翻译方向和45亿个翻译。这些新模型能够提供更准确和更流畅的翻译体验,改善了人们在使用Facebook时,阅读由非常用语言撰写的内容时的阅读体验。

人工智能引入翻译服务,不仅能够提升准确率和效率,还能专业、高昂成本的翻译服务带入普通用户生活。以往专业翻译服务受到人手不足、价格高的限制,很难提供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大众服务,然而借助神经网络之后,翻译效率提升多倍,然而价格却能下降不少,这为人工翻译走进更多应用场景提供便利。之前有很多观点认为机器将会代替人工翻译,但其实不然。机器翻译提高准确率之后,在“信、达、雅”上还需要人工加以润色和编辑。

机器翻译的准确率只是提供服务的基础,面向C端、B端的服务还需由人工加以审核后才能推出,也就是人工站在机器的肩膀上继续优化结果。在机器翻译的准确率不断提升之后,人工翻译可为更多用户提供私人订制和高级翻译服务,让翻译服务真正做到量身定制,开发更多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35358.html